未來沒來,未來學校已至······別攔我,我要回去重新念一輪小初高中!
南山教育一直引領潮流
前段時間,我們發布了「VR技術走進南山學校」
跟隨孩子們用VR虛擬實境技術,直觀感受了一回「知識」
燃鵝······
世界變化太快小編才發現自己這麼out!
3D列印、機器人這些創客圈的常見元素
也走進了南山區蛇口學校的「未來教室」
不僅有「未來教室」,還有「未來學校」
未來人才如何培養?
面向未來的新型學校如何建設?
國內外教育界在「未來學校」探索中取得哪些成效,
又面臨哪些挑戰?
如何培養適應和引領未來發展的新一代人才?
11月17日上午,中國未來學校大會在華僑城中學高中部舉行,在為期兩天的盛會中,600多位美國、英國和中國各地的教育專家聚首,探討未來學校和未來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南海中學率先建成的三個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也在這次會議中揭開神秘面紗。
第三屆未來學校大會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與深圳市教科院聯合主辦,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和中國•未來教育谷承辦。大會將主要聚焦於未來學校的課程構建,尤其是未來學校課程的「契合、融合、聯合」問題。來自英、德、美等國及國內專家學者與優秀校長、教師代表等600多人,重點圍繞未來學校課程構建開展積極的交流對話與理念碰撞,分享優秀的實踐案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建豐介紹,前兩屆未來學校研討會主要以專家引領、學術匯報為主,這一屆從「研討會」到「大會」,學校參與性更強,也有更多的展示和經驗交流。大會安排可供觀摩和交流的公開課就多達37節。
在開幕式上,南山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表示,由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實驗室設計的三個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已在南山建成,南山也召開了未來教室現場會,對未來學校進行創新與探索。
他認為,未來學校其實就是教與學方式的改變,近年來,圍繞著老師教育方式的創新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南山在兩方面展開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與嘗試,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他也期待,參與大會的教育大咖們,為中國未來學校的建設以及未來教育的創新,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見。
說了這麼多,究竟什麼樣的學校才能被稱為「未來學校」呢?傳說中的「未來教室」到底長什麼樣子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沒有黑板、粉筆、教科書,不再是老師一直在講,學生在聽的傳統教學模式。有的卻是3D列印、機器人等眾多創客圈的常見元素。11月11日下午,「未來教室」在南山區蛇口學校驚艷亮相。未來教室智慧室、3D 列印室、木工房以及智能室很吸睛喲!
「未來教室」的布局和傳統課堂完全不同:講台前方的黑板被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取代,教室四周擺放著觸摸式一體機。學生所坐的得並不是常見的學生桌椅,而是不到1米高、可移動的小桌,可以圍成一圈,方便學生分組討論。課堂上,老師的手在觸控螢幕上輕輕滑動,圖文並茂、聲像兼備的教學內容就出現了。
在智慧室里,謝少明老師通過合作、思維工具應用上了一堂物理課《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係》,未來教室突破了傳統的整齊排列的課桌椅,設置了皮質沙發卡座,學生圍繞著進行小組討論,隨時回到教室中央的長桌聽老師講課。
3D列印室在進行3D列印項目學習,恰利的農場。每組同學明確分工:建造柵欄、兔子、樹木等模型,在大家的努力下,農場初具規模。
木工房裡在進行木工課,同學們通過自己設計草圖,然後用專業的雕刻工具打大形、修形與細節雕刻打磨等詳盡的流程創造著自己心中最美麗的木雕魚。
智能室里的同學們在進行泡泡智能機的製作。同學們經過程序編寫、結構編程、動手搭建等流程踐行著小小創客的理想。
蛇口學校信息中心主任郭德超介紹,未來教室不僅有3D列印、木工創造等新鮮的創客課程,還有熟悉的傳統課程。
未來教室不僅是高科技的堆砌,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設計原理會照顧到各式感官體驗的要求,為學習空間提供無限延展才是建設的初衷。
蛇口學校特色發展處主任謝少明
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現在在未來教室上課非常快樂,他們非常喜歡未來教室的課程。
蛇口學校特色發展處主任謝少明笑稱,創建未來教室不是把傳統的教學制度推翻,然後去創造新的一種教學制度。而是利用高科技的設備和資源更能好地讓學生做好課前的學習,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未來教室的空間和設計的資源輔助孩子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蛇口學校初三6班學生陳冰冰
之前上課非常單調,只能聽老師灌輸的內容,非常枯燥,沒有現在這麼新奇,未來教室讓我有了更多動手學習的機會。現在覺得學習非常好玩,動手能力也增強了不少,可以更加直觀地接受新知識,並且更加投入到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比以前更紮實了。
未來教室的教學環境還會更多地支持多元化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生才是學習真正的引導者和主人。
小編默默收拾東西
決定去未來教室把課都補回來
STEM→STEAM→STREAM-美國教授描述心中的未來學校